一次「乖真」,二次「欠好」翻譯不公允哦 !
而「不公平」乃是漢地文學「意境對仗」之忌,請參考〈溈仰宗匠琉璃華〉寫的:
http://tw.myblog.yahoo.com/jw!cHN.N7WQBU4Wr5Fmbes-/article?mid=2567
不二皆同,無不包涵翻譯
要急響應,唯言不二。非考慮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翻譯
(4)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大道體寬無易無難
放之自然...歸復天然...虛明自然
泯然自殺...泯其所以
小見困惑...狐疑盡淨
纔有是非...得失長短
唯言不二不貳皆同...決心信念不二不貳信心
萬法無咎...萬法一如...萬法齊觀
八次「空」、四次「勞」、四次「一切」、三次「宗」
欠好勞神,何用疏親。任性合道,逍遙絕惱。
繫念乖真,沈昏欠好。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翻譯同心專心不生,萬法無咎翻譯無咎無法,不生不心。二見不住,慎勿追尋翻譯纔有長短,紛然失心。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翻譯但莫憎愛,洞然理解。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翻譯
決心信念不貳,不二信心。
(5) (12)
欲趣一乘,勿惡六塵。
欲得現前、何慮不畢、何勞把捉、十方今朝
須臾返照,勝卻前空。歸根得旨,隨照失宗。
啟心平等,所作俱息。困惑盡淨,正信調直翻譯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
細心看哦 !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句,在吉藏巨匠眼中,未必是正確的哦 !
所以,不要以為《決心信念銘》呈現了這「沒有經證」的「名」句,就「神聖不可加害」。
翻譯公司覺的這是佛法嗎 ?
(3)
這首《信心銘》最較著的特色,就是字句「零亂」 ! 這是漢地文學最怨恨的工具。
不信嗎 ? 接待來挑戰〈法眼北辰不空見〉的鐵口直斷,呵呵呵...
又,「信」、「心」、「言語」是毫無聯系關系的三件事,切記 !
本日佛教界的口頭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翻譯」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乃是出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觀如來品」,
特別很是巧合的,這本恰是「邪教金剛乘」的偽經,請參考:
http://bu9650.blogspot.com/2009/12/blog-post_11.html
http://bu9650.blogspot.com/2009/12/blog-post_7177.html
http://bu9650.blogspot.com/2009/12/blog-post_12.html
固然,真經中也有類似這二句的內容,但其實不會「並列」哦 ! 此外...
如果你認為華碩翻譯社這樣的斷句太甚「主觀」,那麼翻譯公司大可自行斷句,
不過,不管你若何斷句,這些「零亂之處」,包管都無法避開。
這一句,聖嚴法師在他的著作《心的詩偈:決定信念銘講錄》中,是怎麼說的: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26&ClassType=1&CommId=108#4
沒有話說、沒有動機,也就是「絕言絕慮」,
此時四周通達、美滿其實的經驗才會顯現,無尚的佛道才會現前。唯滯雙方,寧知一種。止動歸止,止更彌動。
不識玄旨,徒勞念靜翻譯
違順相爭,是為芥蒂。
(10)
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欲知兩段,元是一空。不見精粗,寧有偏黨。一空同兩,齊含萬像。
後裔依百丈傳說,都以為是僧璨所作的...
僧璨的事跡不明,直到《曆代寶貝記》與《寶林傳》,都還沒有說僧璨造《決定信念銘》。
(1) (2)
在印順法師的《中國禪宗史》中提到:
http://www.baus-ebs.org/sutra/fan-read/003/06-002.htm
《信心銘》,傳說三祖僧璨所作,《百丈廣錄》已明白說到。
有等于無,無便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須守。萬法齊觀,歸復天然翻譯
一如體玄,兀爾忘緣。
絕言絕慮,無處欠亨。
(14) (11) 這是很較著的白痴句 ! 眼,不是人,所以不會「眠」。 所以,印順法師小我很較著不相信《信心銘》的作者是「三祖僧璨」哦 !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將心用心,難道大錯翻譯迷生寂亂,悟無好惡翻譯
大道「體寬」...小見「困惑」...
「妄絕」境地...「不見」邊表...
轉不響應...無處欠亨...
無「咎」沒法,不「生」不心。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翻譯
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體無「去」「住」
不見「精粗」,寧有「偏黨」翻譯
智者無為,愚人自縛翻譯法無異法,妄自愛著翻譯
欲趣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一切不留,無可記憶翻譯虛明自然,不勞心力翻譯
(7)
莫存「順逆」...「違順」相爭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翻譯良由取捨,所以不如翻譯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翻譯
夢幻空華,何勞把捉。一切二邊,妄自斟酌。得失長短,一時放卻翻譯
今次序遞次難之。
第三師云真諦絕涅槃不停者。
若互無為互絕者。真諦涅槃皆不絕...
經云翻譯涅槃非名強為之名。亦應涅槃同真諦頑翻譯
涅槃不成同涅槃真諦頑者。
涅槃經遊意/吉藏
古來明真諦與涅槃毫不絕凡有三說分歧。若見美好之名則不停翻譯
第二云:二種皆絕。無名無相。亦應死活無涅槃名。非名非相非待非不待翻譯云何言不停耶。亦否則。
真諦有真如實際之名翻譯涅槃有常樂我淨之稱翻譯
而言絕者。乃絕生死世俗患累之名。所以是絕者。涅槃亦爾。
一云:二皆不停。
若真諦絕涅槃不絕者翻譯真諦妙涅槃不妙翻譯真諦空涅槃不空。
若言涅槃無存亡之名為絕者。不成互妙耶互絕耶。明涅槃斷言語絕心行。
是俗諦乃有則真義尚論翻譯涅槃終是俗諦...故不停。既皆妙則應皆絕翻譯
一絕一不停則一妙一不妙也...
二種皆空則二皆絕也翻譯
彼云真諦妙無翻譯涅槃妙有。又云。則涅槃不行同真諦絕。二種有沒有雖異而是妙。「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翻譯
第三師云:真諦絕涅槃不停。應互妙。亦應互無。
難第一家。
若涅槃絕同真諦絕者。
難第二解。
真如本自寂絕布微翻譯非名所及。
又肇師依涅槃論明涅槃無名翻譯云何涅槃不絕翻譯斯則乖關河舊說翻譯復違涅槃正文也。存亡亦絕。一種平懷,泯然自盡。莫逐有緣,勿住空忍。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翻譯
多言多慮,轉不響應。這是漢地文學最怅恨的東西,可見這位偽造者不是漢人。
這就是所謂的「同義廢言」。 這是很明顯的白痴句 ! 太虛,不是圓形的,並且也和「餘」沒有聯系關系翻譯 有了「二」就不需要「一切」了。
請參考:
http://bu9650.blogspot.com/2010/03/34_17.html
又,推敲,是正面意含。可見這位偽造者不是漢人。
妄,是負面意含翻譯兩者不能並存。看來這位偽造者,和另外一位偽造加料者,是統一人。可見這位偽造者不是漢人。 這些都不是中文。 前後不一哦 ! (若要避開「詞窮廢言」,則二個字都要改。) 這首《決心信念銘》,也是偽造的,〈高眼北辰不空見〉今破之 !
十方目前,沒有動詞翻譯
(13)
眼若不眠,諸夢自除。
現前,不是名詞翻譯
不畢,沒有受詞。
極小同大,妄絕境地。極大同小,不見邊表。
這是漢地文學最悔恨的東西,可見這位偽造者不是漢人。
這就是所謂的「詞窮廢言」。 這就是所謂的「無義廢言」。 (15)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這是漢地文學最痛恨的器材,可見這位偽造者不是漢人。
提示你,有關於「照」這個字,請先複習「心經」的前二句。
如果你有門徑白話翻譯這幾句,恭喜你,你的直心已蕩然無存。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無,從空背空。
一念萬「年」
固然,如果翻譯公司認為堂堂僧璨巨匠的中文能力就是如斯殘破,那就另當別論翻譯
這些都是非常失敗的對仗,這在漢地文學中,是不行諒解的「罪行」。無在不在,十方今朝翻譯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翻譯宗非促延,一念萬年。欠好費心,何用疏親。
(9) 決心信念銘/僧璨 這二個字,也是「邪教金剛乘」一派的口頭禪之一,請參考:
繫念乖真,沈昏欠好。
http://bu9650.blogspot.com/2009/12/blog-post.html
http://bu9650.blogspot.com/2009/03/blog-post_24.html
http://bu9650.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_7450.html
http://bu9650.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_2506.html
三世如來亦共宣。鶴樹終談理未玄。
龍宮滿藏醫方義。初說有空人盡執。
後非空有眾皆緣。 如果是漢人偽造的,必定會用「億劫」之類的,弗成能用「萬年」。真淨界中纔一念翻譯閻浮早已「八千」年。
這麼「小」的格局,和另外一位偽造者的「百年魔鬼」,倒是十分類似,請參考:
http://blog.youthwant.com.tw/bu9650/bu9650/592/
漢人的文字習慣,要不就是「格局大」,要不就是「數字明白」,例如:
開經偈/武則天
無上甚深奧妙法,「百萬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翻譯
十玄談/同安常察
三乘次第演金言。
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8)
一切二邊,妄自推敲。
執之失度,心入邪路。放之天然,體無去住。
有即是無,無便是有翻譯若不如是,必不須守。
(6)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
能隨境滅,境逐能沈翻譯境由能境,能由境能翻譯
欲知兩段,元是一空翻譯一空同兩,齊含萬像翻譯
極小同大,妄絕境地翻譯極大同小,不見邊表。轉瞬返照,勝卻前空。
文章來自: http://blog.youthwant.com.tw/bu9650/bu9650/593/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華碩翻譯